很多游客来到茅山见到道士都会很好奇。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会太专注道教这一方面,所以碰到我们的时候总会问出各种各样奇葩的问题。这些问题,有些可以理解;但有些,简直是不忍直视。比如,就有人问我,道士必须长期吃素吗?我只能回答,我们有固定的斋期,如腊月二十四至来年的三月十八。
至于说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段,答案就很有讲究了。道教崇尚多神,一般以神仙诞辰之日为节日,将节日最集中的时期定为香期,举行庙会时间也最长。茅山香期以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之日起,直到次年农历三月十八。《茅山志》上面就记载到以三月十八日、十二月二日为司命游盼之会,四方之人来山礼觐,盛作灵宝斋事,今古弗渝也。香期到来之前,道士们会将不洁之饮食全都带下山去找个地方埋起来,将这些东西回馈给大自然。道院内布置地庄重典雅,干净整洁,全体道士明确分工,严守岗位,迎接节日到来。
香期第一天(农历腊月二十四),称为开山门,这是根据中国传统习俗送灶而来的。灶王爷,也是道教奉祀的灶神。这天之后,茅山道士须连吃三个月素斋,以示对祖师的虔诚恭敬和对香客的尊重。虔诚信徒们怀着对三茅祖师的崇拜,沿现在的游步道,三步一叩、五步一拜,直到山顶。进入山门频频作揖磕头,恭敬地将供品供奉在神案上,敬香许愿。完毕后,下山时还要带回家一柱香,即回香(乡)得福之意。还有一些香客,坐夜念经,请道士放焰口,做道场,祈求消灾延寿,超度亡灵,国泰民安,人寿延年。整个香期到农历三月十八结束,这一天,道士要将累积近3个月的表章、奏折全部焚化,称交箓。
茹素,不仅仅只是吃斋这样表层上的含义,从更深层次的含义来说那就是对生命的敬重。这段时间正值春季,万物复苏的时候,茹素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万物的繁殖。有句话叫做劝君莫食三月鲫,万千鱼仔在腹中;劝君莫打三春鸟,子在巢中待母归;劝君莫食三春蛙,百千生命在腹中。我们不是一味地禁止杀生,而是懂得顺其自然。
重生的概念,其实早已经深入到我们古代先贤的骨子里了。据传,大儒程颐有一天上殿为哲宗皇帝讲完了书,还未辞退,哲宗偶然站起休息一下,靠在栏杆上,看到柳条摇曳生姿,便顺手折了一枝柳条把玩。程颐看到了,立刻对哲宗说:方春发生,不可无故推折。弄得哲宗啼笑皆非,很不高兴,随即把柳条掷在地上,回到内宫去了。因为那时正值春条柳树抽枝发芽,一切都充满了生的气息。这是古人对生的认识,对生命的敬重。当下我们常常能听见禁渔期禁捕等词汇,这些都表明我们都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。与其竭泽而渔,不如与万物共生。
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是道教核心的教理教义。作为道教徒的我们,时时刻刻都在自我提醒对生命的崇拜,比如说我们身着的道袍就是青色或者藏青色。这个青色或是藏青色,在五行中对应着木。木在很多地方都是生命、生机的象征;又比如说宫观中随处可见的葫芦,有人说那是上接天水、下佑万民的法器。而葫芦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命、生机的象征。
因此,斋期茹素,不仅仅以示对祖师的虔诚恭敬和对香客的尊重,更是对万物生生不息生的敬重。
今年的斋期马上就要开始了,你做好茹素的准备了吗?
(本文作者:茅山道院 戴佐腾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)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